物流專線應該怎么發展符合趨勢
來源:未知
閱讀:155次 日期: 2016-12-23
物流專線應該怎么發展符合趨勢
(1)專業化趨向
我國入世后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必然促使企業更加關注其核心競爭力的培養,而將企業內部物流交由專業物流公司經營。但目前我國第三方物流的市場比重不大,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美智管理顧問公司聯合進行的一次調查,被調查企業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只占22.2%,而美國這些類型的企業中使用第三方物流的占58%。因此,我國第三方潛力很大,有待發展。預計今后幾年,我國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重將會逐漸增大。
(2)規模化、集團化趨向
發達國家的一些物流公司通過重組、資本擴張、兼并、流程再造等形式,已經形成了跨國綜合物流企業。這些物流公司,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和配備、先進的管理理念與經驗、全球性的服務網絡。而我國的物流企業大多規模小、實力弱、能力低,在與國際大型物流公司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國內的中小型物流企業,有一部分將利用擁有國內網絡及設施、人力資本成本低等本土優勢,與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一部分將可能被大型物流公司收購、兼并;還有的將進行戰略性重組和改造,向綜合物流發展,為大型跨國物流企業配套,成為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3)多元化趨向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我國入世后在商品分銷、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倉儲、貨運代理、郵遞服務等領域的逐步開放,市場主體將出現多元化的局面。一是外資物流企業,這些企業主要服務于外資企業,從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生產、銷售和采購等方面的物流活動。二是以多元化股權結構為特征的民營物流企業,這是目前物流市場最具活力的力量。三是國有經濟中傳統的運輸、貨代、倉儲、批發企業,現在仍是物流市場的主力軍。2003年及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物流市場將呈現一個國有、集體、個體、中資、外資等各種所有制物流企業相互依存、同臺競爭、相互促進的局面。
(4)國際化趨向
由于世界制造業和OEM中心在向我國轉移,以及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未來我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物資、原材料、零部件與制成品的進出口運輸,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會發生較大變化。為適應這一變化,要求我國必須在物流技術、裝備、標準、管理、人才方面與世界對接。因此,我國物流配送業在國際化方面將會發展較快。
(5)傳統的運輸與倉儲企業加快向第三方物流轉變
由于國外物流企業紛紛來到中國,尤其是香港、臺灣地區的中小物流企業進入內地物流市場的速度加快,給國內傳統的運輸與倉儲企業造成很大壓力。因此,2003年有更多傳統的運輸與倉儲企業加快向第三方物流轉變,利用自己的優勢,擴大客戶群,提升市場競爭力,與國外和境外的物流公司合作或開展競爭。
(6)物流配送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
現代物流是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物流的發展。在我國大力發展信息化的新形勢下,物流的信息化應該走在其他行業前面。物流配送作為政府高度重視的熱點,為了適應連鎖經營的發展等商業發展,物流配送信息技術也將有新的發展和變化。國外和國內的一些大型物流企業,都在規劃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改善物流配送信息服務技術,以提高企業的物流配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