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蘇的競爭什么時候結束
來源:未知
閱讀:59次 日期: 2017-02-24
京東,蘇寧,總所周知,是比較大的電商,在行業內的競爭也是比較出名的,同時在未來的競也是比較大的,同時,電商的京東在行業內發展了物流運輸。這是萬萬沒想到的。
近日,劉強東在接受央視財經《遇見大咖》采訪時,不僅表示,和“奶茶妹妹”章澤天在一起,并不是因為其漂亮,還說道,在其老家宿遷還存在著國美蘇寧的門店,是京東的恥辱。
據了解,江蘇宿遷農村出身的劉強東,有很深的鄉土情結,并且將京東全國客服呼叫中心設在宿遷。在央視節目中,劉強東在京東宿遷分公司這樣鼓勵員工:國美、蘇寧還有什么OPPO,各種各樣的專賣店,那都是我們的恥辱!
對于這一言論,蘇寧云商集團COO侯恩龍在其微博發布回應稱:
對于此番爭論,有網友表示劉強東的言論大概只是一時的口舌之快?,也有網友認為兩家企業別光打嘴仗,對于消費者來說物美價廉貨真價實才是真道理。
其實,劉強東不僅“懟”了蘇寧,在年會上,他還聲稱要在2021年超越阿里天貓,相比這些年多次超越“阿里”的言論,這次倒是有了明顯的目標。
劉強東的這番言論讓本就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2016年6月,阿里巴巴集團與蘇寧云商聯合宣布“三體貫通”戰略,雙方的戰略合作從內部交融轉向對外輻射。未來三年,將圍繞激能“品牌商”、賦能“零售商”、服務“消費者”,為零售鏈條中的“三體”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數據顯示,阿里蘇寧戰略合作以來,有超300個手機數碼家電品牌通過天貓、蘇寧易購官網、蘇寧1600多家門店以及1.6萬個農村淘寶服務村點等通道,通過線上線下同步首發、同步預售、團購、分期付款、掃碼購、積分兌換等多重方式實現全渠道貫通。
在三年內,阿里巴巴和蘇寧將聯合“王者聯盟”進行品牌孵化及供應鏈重構,使目前在兩平臺上具有百億元規模的品牌,如美的、海爾、三星、海信、華為、小米等,三年內年銷售額達到500億元;使目前在兩平臺上具有50億元規模的品牌,如聯想、西門子、索尼、創維、佳能等,三年內達到年銷售額200億元的規模。
阿里、京東、蘇寧、國美幾大平臺逐鹿市場多年,幾輪較量下來,現在又在尋求各自的版圖突破。
早在2015年,蘇寧董事局主席張近東在談及企業驅動力問題的時候說到:蘇寧要打破這個價格的偽命題,我們要真正通過我們的能力,通過我們自己組織,通過我們先進的模式提供給消費者真正有競爭力的服務和產品,這是蘇寧最終成功與否的根本。
貌似“溫婉”的蘇寧實力到底有多強?或許官方數據可見一斑。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6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顯示,蘇寧以營收總額3502.88億排名第二,京東營收總額1812.86億排名第十一。
進入而立之年的國美,也在2016年底宣布了新零售戰略。國美控股集團CEO杜鵑表示,由技術推動的零售新時代已經來臨,國美未來的戰略方向是要打造社交商務生態圈。
早在2016年10月,阿里就曾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按照馬云的說法,“新零售”就是線下與線上零售和現代物流的深度融合,而國美此番提出的概念與之不同。
杜鵑認為,互聯網時代下,實體零售轉型“新零售”要建立人與人之間、人與產品之間、人與企業、企業與產品之間的廣泛連接,形成社群關系,推動供給端與需求端的有效對接,推動更深層次的消費價值和產業價值的重構,這樣才能源源不斷的創生“厚價值”,即參與各方都能共享的價值。
據國美電器財報顯示,2016年前三季報利潤為2.47億元,營業額為553.9億元。
蘇寧與國美線上+線下的步伐日益緊密,無疑也給京東巨大壓力。
劉強東說:“我堅信在2021年之前,最快可能到2020年,京東商城將成為中國第一大B2C電商平臺。”但是,劉強東也認為所謂電商模式之爭已經結束了。由此也可以看到京東正在加快電商之外的業務拓展。
公司年度股東大會上,劉強東表示京東金融將會進入證券、征信、銀行領域。到2020年,劉強東希望京東金融成為一個金融科技公司,服務數億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