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或工業互聯網是分幾個階段的。從信息化的角度來看,第一階段是信息化階段,把企業原來傳統的業務變成數字化,該過程也在聯網。第二階段是Web Service,進一步把業務連接起來。第三個階段,也就是最近十年,物聯網把所有的一切都連接起來了,這三個階段的匯集構成了現在整個工業物聯網的背景。
從這三個階段來看,數據都有參與,三個階段數據的疊加形成了工業大數據。工業大數據和數據的區別在于,工業大數據包括現在的物聯網的數據,然后是跨界的數據,即務聯網,再加上原來企業信息化里的數據。
談到工業物聯網和工業大數據的關系,大多數人會提到軟件定義世界、硬件改變世界、數據驅動世界等。在我看來,工業大數據是工業物聯網或工業互聯網的核心。
工業大數據要找準業務的切入點,在這個過程中,工業大數據和傳統信息化時數據也是有很大區別的,傳統信息化的數據主要是推動已經成型的現實業務,是后補進來的。而現在的工業大數據強調創新,要求在傳統的業務之上發現新的問題。所以對現在的企業而言,工業大數據找問題比找方法重要。
工業大數據將三個網的數據匯集在一起之后,究竟要解決什么問題?無論從全生命周期角度還是端到端的角度,大多數都是為現實業務的升級,有了工業互聯網、工業物聯網和工業大數據之后,我們要更加關注未來工業形態中的問題。在某些方向上,特別是跨界方向上,將帶給我們很大機會。如風電廠從賣機器到現在賣系統,最后變成賣天氣預報的數據,未來,沒有好的數據服務能力就不能制造出讓用戶滿意的產品。這樣一種轉換就給我們未來的工業帶來很大的想象空間。
文章來自頭條號 / RFID世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