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貨車司機,人未到重慶便可提前找好回程貨源了。27日,重慶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正式啟動運營,將實現全市物流信息共享,以及全市多式聯運進行信息互聯互通,打造共建共享的物流生態圈。
重慶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采用“政府主導+企業市場化運作”模式,由市交運集團自2014年7月啟動建設,是跨行業和區域、供需對接、產業聯動的區域物流產業發展平臺。該平臺包含物流業務、電子政務、增值服務三大板塊。
重慶智慧物流產業發展公司市場發展部部長鄧曉波介紹,以物流板塊為例,該板塊包括公路貨運、內河航運和航空運輸等長途貨運形式,還有客運快件、城市物流配送等短途貨運形式。這樣的多式聯運子系統,解決了公鐵水空等各種運輸方式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促進大交通信息互聯互通,構建柔性多方式聯運體系。
通過平臺,物流人可以發布貨源,或者是尋找時機,通過平臺實現智能配貨,實現海量的車源貨源信息優化匹配。在運輸途中,還能實現全程管理功能,從裝車到運輸,再到交付,物流公司、物流管理人員都能隨時查看物流動態以及運輸環節的照片,實現全程可視化管理。
在物流行業,資金周轉是一個突出問題,讓很多物流人煩惱苦悶。
鄧曉波透露,重慶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將提供增值服務,解決行業難題。
例如平臺通過物流金融、共同保險、物流電商等增值服務子系統,與銀行、保險、裝備制造企業等合作,將推出小微貸和運費預付功能等。在撮合交易環節,車貨雙方分別向平臺支付誠信保證金,在運輸環節貨方將運費預付到平臺等方式,以此確保雙方誠信交易。
此外,智慧物流平臺也將服務于政務,促進政府部門之間信息共享,提高企業申辦事項的處理效率。以及建立物流行業大數據,包括運價指數、貨物流量流向等,解決決策數據滯后和數據不全問題,通過建立物流各種市場經營主體大數據,為政府精準投放發展政策提供依據。
據介紹,目前重慶貨車的空載率在40%左右,通過智慧物流平臺的信息共享,空載率有望下降30%左右。此外,企業的物流成本也有望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