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之信息服務水平評價
來源:未知
閱讀:40次 日期: 2018-06-11
物流對供給鏈的奉獻不只是要把商品運輸給主顧,更緊要的是作為信息搜會合央和預警中樞,把有用的信息實時、精確地通報給其他供給鏈協作同伴。物效勞效益集中于信息服務上,能夠從物流信息的傳播能力和客戶對物流評價兩個方面來進行評價。
運用以下目標評價方法評價物流信息傳遞能力。
(1)信息準確性傳輸率。企業上傳的物流數據能否精確無誤,可利用數據準確傳送的次數占總傳送次數的百分比來表現。其他成員接受到的數據可能兩種錯誤:一是傳送流程中發生的錯誤;二數據的錄入失誤。前者主要取決于系統的穩定性,后者則由物流信息服務質量導致的。企業在接收到各運輸點的進、銷、存物流數據時,主要是數據錄人不對這個錯誤。因而信息準確性傳輸主要是杜絕第二種情況的發生。
(2)信息實時性傳遞率。采用數據實時傳送的次數占總傳送次數的百分比來評價信息實時性,以此來判別企業上傳的物流數據能否實時.并判別能否會影響物流信息決策的正常進行。比方規定各信息采集點每小時上傳一次物流數據,則可將“實時”定義為“每小時內傳送的數據為實時,不然為不實時”。
(3)信息有效性傳遞率。信息的有效性指企業傳送的信息是供給鏈協作企業需求的有效的信息。比方協作企業需求的是消費者反饋信息,而物流企業傳送的倒是商品銷售信息,雖然銷售信息有利于預測產品售出情況,但它無助于判別消費者滿意度,則可以認為這次傳送的信息是無效的。
物流信息的客戶服務評價,運用以下標準評價物流信息的客戶服務:
(1)客戶訂單未實時收到和處置比率,主要衡量企業訂單處理的能力和營銷系統業務的處理效率。
(2)運輸信息實時跟蹤率,即企業實時向客戶響應配送信息的比率,表明每一筆貨品運輸出去往后,客戶對訂單追蹤了解的要求被滿足的程度。
(3)客戶對財政結算系統的抱怨率,即企業財務結算系統的貨款結算和應付款能否按時支付、平常往來款賬的對賬準確率。